主 管:上海市司法局
主 辦:上海市律師協(xié)會
編 輯:《上海律師》編輯部
編輯委員會主任:邵萬權(quán)
副 主 任: 朱林海 張鵬峰
廖明濤 黃寧寧
陸 胤 韓 璐
金冰一 聶衛(wèi)東
徐宗新 曹志龍
屠 磊 唐 潔
潘 瑜
編 委 會:李華平 胡 婧
張逸瑞 趙亮波
王夏青 趙 秦
祝筱青 儲小青
方正宇 王凌俊
閆 艷 應朝陽
陳志華 周 憶
徐巧月 翁冠星
黃培明 李維世
吳月琴 黃 東
曾 濤
主 編: 韓 璐
副 主 編:譚 芳 曹 頻
責任編輯:王鳳梅
攝影記者:曹申星
美術(shù)編輯:高春光
編 務:許 倩
編輯部地址:
上海市肇嘉浜路 789 號均瑤國際廣場 33 樓
電 話:021-64030000
傳 真:021-64185837
投稿郵箱:
E-mail:tougao@lawyers.org.cn
網(wǎng)上投稿系統(tǒng):
http://m.yxdday.com/wangzhantougao
上海市律師協(xié)會網(wǎng)址(東方律師網(wǎng))
m.yxdday.com
上海市連續(xù)性內(nèi)部資料準印證(K 第 272 號)
本刊所用圖片如未署名的,請作者與本刊編輯部聯(lián)系
笑中帶淚看完《你好,李煥英》,賈曉玲對母親最大的遺憾,就是在母親生前沒做過讓母親驕傲的事情。如今又是一年父親節(jié),我在想父親在世時我做過哪件讓父親驕傲的事情?
好人鄧校長
我的父親鄧文德,生于1943年,從小家境貧寒卻聰慧好學。爺爺是從山東闖關(guān)東的農(nóng)民,脾氣暴戾,經(jīng)常打罵奶奶和父親。從初中起,父親所有的假期都在打零工,這樣的家境下父親本不能讀到高中,只因?qū)W習成績太好,幾次輟學都被老師找回并免除各項費用,父親才得以憑優(yōu)異的成績考入高中。
父親讀高二時,祖母病重,父親輟學照顧祖母,一年后,祖母病故。學校請父親回校做數(shù)學代課老師,他得以重拾課本,并與他的學生一同備戰(zhàn)高考,最終因4.5分之差失之清華而憾入東北人民大學(后為吉林大學),成為文革前的大學生。當年全科5分畢業(yè)的學生只有兩人,父親就是其中之一。父親上大學時一直勤工儉學,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。聽外婆說父親腳上的一雙黑塑料涼鞋竟然補了16塊補丁!
畢業(yè)后,父親為了與母親的愛情,來到黑龍江雞西礦務局穆棱煤礦做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。從我記事起,大家對父親的稱呼就是“鄧校長”。父親在礦上是名人,在礦上所有的中學都當過校長。他學識好,對人友善,寫得一手漂亮的板書,授課風趣幽默,桃李滿天下。
有一次,剛上小學的我和姐姐嚷著要看電影,爸爸把我們送進電影院就去輔導學生晚自習了。因只買到一張票,兩個人便擠在一張椅子里,電影剛開始放映,查票的人發(fā)現(xiàn)我沒有票,要把我攆出去。情急之下,我特別大聲地喊:“我爸爸是鄧文德!”查票的人還在琢磨鄧文德是誰時,周圍好多人說:“這是鄧校長家的孩子。”
靠著父親的庇佑,我不僅看了完整的電影,更是在不寫作業(yè)、各種闖禍時,少挨了班主任的很多教鞭!
父親對學生要求很嚴,可是對我和姐姐的學習成績卻沒有苛刻要求,他只是希望我們有康健的身體、健全的人格,快樂長大!
淘丫頭出巧
從3歲起,我在幼兒園以“英勇善戰(zhàn)”成名。為了讓我的“敵方”更強大,老師出奇招,把我調(diào)到大一班,此招果然見效。于是,我成了幼兒園僅有的“光榮”跳班生,4歲就混到了大班,5歲的我無班再跳,稀里糊涂提前一年上了小學。原本讀二年級的姐姐,為了照顧不懂事的我,與我同班重讀一年級,反而成了“留級生”。
不用功,聰明,淘氣,是所有老師對我的評價!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中等,從小到大課代表都沒當過,三好學生更是與我無緣。高二時終于榮任一學期的班級“勞動委員”,我分析也是沾了父親的光。
父親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:“我家老二投錯胎了,本應該是個小子。”跳三米高的菜窖崴了腳、大冬天舔鐵門滿嘴是血、鉆冰窟窿丟棉鞋、咬燈繩崩掉牙齒,面對我各種花樣翻新的淘氣和闖禍,父親經(jīng)常是又氣又笑。實在惹急了,偶爾也會滿院子抓我,象征性打幾下屁股。父親從不罵人,對我們的各種要求都會盡量滿足,被鄰居說太“慣孩子”!父親總是笑著講:“淘丫頭出巧的,淘小子出好的!”
長大后才知道,父親不舍得打罵我們,是因為在我不到3歲時母親便因一次醫(yī)療事故永遠離開了我們。他心疼我和姐姐從小沒媽,享受不到母愛,只能替代媽媽做一個慈父。
父親刀工極好,我最喜歡聽他切土豆絲的噠噠聲,堪比專業(yè)廚工。他那時就會做手工涼皮,最拿手的是三分鐘速成“甩秀湯”,即紫菜蝦米蛋花湯,這個營養(yǎng)早餐一直陪伴著我的童年。姐姐從小睡覺有一個習慣,就是要摸著父親的胳膊才能入睡。哄我們?nèi)胨?,父親還要做他的工作。幾次我半夜醒來,父親不是在昏暗的燈光下寫材料,就是在洗我們的臟衣服。
父親只要有時間,就會陪著我和姐姐做各種游戲,出智力題考我們。那時的天空是藍的,我們是快樂的,從不知為何世人總說“沒媽的孩子像根草”!父親按照書本來照顧我們,每天一片微甜的鈣片,讓我的身高超過了他。
女兒們一天天長大,英俊帥氣的父親卻早早駝背,三十幾歲頭發(fā)就已花白,四十歲的人是五十歲的容顏。
天降橫禍
后來,父親轉(zhuǎn)到省重點樹梁中學當校長,姐姐也參加了工作,一切都好起來的時候,父親卻因一場車禍,把對我們的照顧停留在了1991年。那一年,我17歲,姐姐18歲。
如果時間可以倒流,我可以像賈曉玲一樣回到過去,我一定選擇回到1991年5月18日,我要在19日阻止父親出門,這樣他就會躲過那場汽車與火車相撞的慘烈車禍!
可是生活終究不是電影,我們無力改變命運。父親是唯物論者,不信命,可是為什么他少年喪母,中年喪妻,47歲遭此橫禍,老天爺為何如此不公!
父親做了大小4次開顱手術(shù),在ICU住了4個月后,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,但卻成為了沒有任何意識的植物人,一躺就是五年。雖然每天都會睜開眼睛,但對我們的各種呼喚全無反應,他就在病床上靜靜地陪伴著兩個女兒再長大一些。
18歲的姐姐,繼承了父親的孝順和寬容,雖然只比我大一歲,從小就像媽媽一樣照顧不懂事的我。姐姐要照顧病榻上的父親,還有年邁的爺爺和上大學的我,擔起了全家的重任。父親被照顧得很好,5年從沒起過褥瘡,一向消瘦的他竟然胖了許多。
因為家庭的突然變故,沒有了父親的庇護,我一下就長大了,懂事了,學習也努力了,他的淘丫頭慢慢有出息了。
1996年1月4日,冥冥中父親好像知道大女兒已經(jīng)結(jié)婚了,小女兒大學畢業(yè)了,成了“人民法官”。他終于可以放下那份牽掛,到天堂與等他19年的母親相會。他的任務完成了,兩個女兒培養(yǎng)得很好!
爸爸,您在天堂還好嗎?
剛參加工作時,我經(jīng)常遇到不順心的事。那時的我特別思念父親,總是幻想如果父親在會有多好,他可以幫幫我。生活不易時,我也總是夢見父親已經(jīng)在病榻上醒來了。那時的我,思念父親更多的是他對我的呵護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對父親的思念不再是希望得到他的照顧,而是渴求可以為他做點事情。經(jīng)常想,如果父親還在,能陪他到處走走看看,能為他盡點孝道,那是多么幸福。
25年過去了,他最疼愛的小女兒也一路磕磕碰碰從雞西闖蕩到北京,又從北京轉(zhuǎn)戰(zhàn)到上海,有了自己的事業(yè)和幸福的家庭。父親在天堂看到這一切,他和母親一定非常欣慰!可是,可是沒有直達天堂的電梯,“子欲孝,親不在”!每一個孩子無論是否優(yōu)秀,都是父母心中的寶。在能力之內(nèi)盡一份兒女的心意,早點兒為父母做點什么吧!爸爸,謝謝您做我的父親。下輩子我一定會做您最懂事的女兒,從小就做幾件讓您驕傲的事兒!
鄧海虹北京市京師(上海)律師事務所合伙人,上海律協(xié)對外宣傳與聯(lián)絡委員會、公司與商事業(yè)務研究委員會委員,上海市女律聯(lián)理事,東北林業(yè)大學客座教授業(yè)務方向:公司糾紛、股權(quán)投資、融資并購
[版權(quán)聲明] 滬ICP備17030485號-1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0402007129號
技術(shù)服務:上海同道信息技術(shù)有限公司
技術(shù)電話:400-052-9602(9:00-11:30,13:30-17:30)
技術(shù)支持郵箱 :12345@homolo.com
上海市律師協(xié)會版權(quán)所有 ?2017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