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,国产在线www,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,欧美日韩二三区,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是多少,亚洲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,在线日韩中文字幕

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(zhuǎn)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(yè)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(wǎng)上投稿 《上海律師》 ENGLISH
當前位置: 首頁 >> 行業(yè)資訊 >> 業(yè)內(nèi)動態(tài)

業(yè)內(nèi)動態(tài)

律師為你解讀新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

    日期:2008-05-23     作者:浙江在線    閱讀:3,102次
肇事車主擔心事故后的賠償壓力,而選擇“撞傷不如撞死”的悲劇可能不再重演。今年5月1日起,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的我國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開始施行,修改后的道交法進一步明確了汽車在無過錯情況下撞人的賠償責任。





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自4年前實施起就一直備受社會關注,尤其是第76條“機動車撞人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”的規(guī)定,被認為有失公平,引發(fā)社會廣泛爭議。

針對這一問題,全國人大常委會于2007年12月29日做出修改決定。第76條被修改為:機動車發(fā)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、財產(chǎn)損失的,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(nèi)予以賠償;不足的部分,按照下列規(guī)定承擔賠償責任:機動車一方?jīng)]有過錯的,承擔不超過10%的賠償責任。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?cè)?、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,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。

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于建國律師說,這次修改可以用10個字來形容,即“道理更淺顯、責任更明確”。

從一起悲劇看原76條的不合理

2007年11月,浙江蕭山一個肇事車主不堪事故后的賠償壓力,竟在病房里用棉被悶死了車禍受傷的老人。

這件事于當年11月29日經(jīng)《中國青年報》報道后,輿論一片嘩然。有法律界人士稱,根據(jù)司法解釋,撞死一個人賠償?shù)捻椖亢蜆藴史浅C鞔_,賠償數(shù)額也相對確定,而撞傷則不然,“肇事者有可能面臨受害人無休止的索賠”。

雖然對上述這位肇事者而言,等待他的必將是更嚴厲的法律制裁,但法律界的聲音卻不能讓我們忽視??某些人選擇“撞傷不如撞死”,一定程度上,是當時我國交通事故賠償體系的弊端使然。

2004年5月1日實施的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76條第1款第2項規(guī)定: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?cè)恕⑿腥酥g發(fā)生交通事故的,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,但是,有證據(jù)證明機動車駕駛?cè)艘巡扇”匾幹么胧┑?,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。

于律師說,這個條文是典型的過錯推定----先假定機動車一方有錯。此外,“誤解的地方就在于‘減輕’兩個字?!疁p輕’的含義是什么?1%是減輕,99%也是減輕?!庇诼蓭熣f,一般人甚至是審理該類案件的法官都很難準確地把握“減輕”的標準,而且,“減輕”是建立在“有證據(jù)證明機動車駕駛?cè)艘巡扇”匾幹么胧┑摹鼻疤嵯拢趯崉罩旭{駛?cè)藥缀醪豢赡芴峁┐祟愖C據(jù)。

正因為如此,這一條款被不少人理解為“司機負全責”,從而引發(fā)爭議。這樣的規(guī)定面前,非機動車和行人在交通過程中就可以肆無忌憚----違法者收受巨額賠償,而守法司機卻要付出沉重代價,一些職業(yè)“撞車族”也隨之出現(xiàn)。

三年多來,修改道交法第76條的諫言一直曾中斷。


新76條明確了機動車的賠償責任

2007年12月29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修正案。于律師表示,社會上對原76條存在著不同的理解,原來道交法的賠償原則是過錯責任加部分無過錯責任,這次把無過錯責任的部分進一步明確了??即過錯責任加最高不超過10%的無過錯責任。

修改后的76條,明確了這么幾個問題:

一、在什么情況下機動車一方要承擔責任。新交法規(guī)定,非機動車駕駛?cè)撕托腥藳]有錯,那隱含的是機動車一方有責任,在這種情況下要承擔責任。

二、非機動車駕駛?cè)撕托腥擞羞^錯的情況下,要根據(jù)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。

三、機動車一方完全沒有過錯,承擔最多不超過10%的賠償責任。


有過錯的行人

也應承擔對應的責任

誠然,對貫穿道交法始終的“以人為本”立法理念我們理應肯定。

事實上,公眾對“行人路權優(yōu)先于車輛路權”這一精神并不缺少共識?!暗匀藶楸静荒芎唵蔚乩斫獬梢孕腥藶楸荆庇诼蓭熣f,如果一邊倒地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?cè)藢嵤┙^對的法律保障,而無視機動車駕駛者和機動車乘車人的人權,就不能稱之為完整的以人為本。

道交法基于《民法通則》第123條確立的無過錯責任原則,明確機動車一方應對機動車撞人承擔責任,本是立法應有之義。然而,機動車一方對撞人擔責并不等于擔全責。對于有過錯的行人,也應承擔與其過錯相對應的責任。否則,因行人的違章、違法而被破壞的法律秩序就無法維系,公平原則就無法彰顯。

據(jù)于律師介紹,道交法的立法背景是“行人違章撞了白撞”說喧囂之時。對于這一既有違《民法通則》又有違人本價值的觀點,道交法確有矯枉之責。然而,矯枉過正的結果是以一種新的不公代替了前一種不公,不但無益于理念的轉(zhuǎn)換與糾紛的解決,還會加劇矛盾。因此,修正76條確有必要。

為什么沒有規(guī)定具體賠償比例

新交法實施后,也有不少網(wǎng)友質(zhì)疑,將機動車的賠償限額定在不超過10%是對機動車一方的過度寬容。“這其實是對新交法的誤讀?!庇诼蓭熣f,“10%”是建立在“超過機動車交強險賠付限額的部分”這一基礎上的。事實上,機動車一方在撞人責任中承擔了交強險賠付限額再加超出部分的10%。

在修正案草案中,曾經(jīng)明確了非機動車駕駛?cè)?、行人有過錯情形下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。后來之所以只為機動車一方規(guī)定一個責任上限,而不是規(guī)定一個具體的比例,是因為“導致交通事故的原因太多了,很難把比例定得很科學、很準確?!庇诼蓭熣f,比如在很多機動車撞人事故中,并非機動車與行人這兩方的責任,路政管理部門及道路設計部門漠視行人路權,以極不合理的人行橫道分布逼迫行人違法,也可能是事故的誘因之一。

當然,沒有規(guī)定具體比例并不代表問題就不能解決,按照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:發(fā)生事故后,首先在交強險的責任限額內(nèi)賠,交強險賠完不夠,才按照道交法第76條第一款的第一項、第二項規(guī)定來執(zhí)行。
 




[版權聲明] 滬ICP備17030485號-1 

滬公網(wǎng)安備 31010402007129號

技術服務: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   

     技術電話:400-052-9602(9:00-11:30,13:30-17:30)

 技術支持郵箱 :12345@homolo.com

上海市律師協(xié)會版權所有 ?2017-2024